《得了癌症就不能结婚?肿瘤科医生笑着掏出《婚姻法》》
"医生,我得了胃癌还能领证吗?"
上周门诊来了位捧着钻戒的年轻人,紧张得像是要挂号结婚,作为每天和肿瘤打交道的医生,我笑着翻开《民法典》第1046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看来法律没说要有健康证明才能领红本本啊!
一、癌症患者结婚的"法律绿灯"
民政局窗口可不会要求你出示CT报告,我国婚姻法禁止结婚的情形只有三条:近亲、未到年龄、已有配偶,倒是有位肠癌术后患者分享趣事:"领证时工作人员看我戴着假发,还夸我发型时尚",不过要提醒正在化疗的朋友,化疗药物可能影响生育功能,但这和领证资格是两码事。
二、医学视角下的"爱情免疫力"
1、传染性癌症的真相剧场
有位鼻咽癌患者家属曾偷偷问我:"接吻会不会传染?"其实除了犬传染性性病肿瘤(CTVT)这种动物界的奇葩,人类癌症根本不具传染性,就连HPV相关癌症,传播的也是病毒而非癌细胞本身。
2、遗传性癌症的"爱情警报"
遇到过BRCA1基因突变的姐妹花,姐姐刚做完卵巢癌手术,妹妹就带着男友来做基因咨询,遗传咨询师金句频出:"你娶的是人又不是基因,倒是未来要孩子时记得来借第三代试管技术"。
三、治疗期的"婚礼闯关攻略"
1、化疗婚礼特别企划
曾有位淋巴瘤患者把婚礼定在化疗间歇期,我们医护团队集体出谋划策:避开粒细胞低谷期、定制防脱发皇冠、准备便携式止吐药,新郎官当天还调侃:"现在吐的都是幸福的泡泡"。
2、放疗科的粉色惊喜
放射科王医生至今津津乐道,曾帮一位宫颈癌患者调整放疗时间,就为让她能穿上露背婚纱,治疗床上的体表定位线,硬是被画成了丘比特之箭的图案。
四、比癌细胞更难对付的"心魔"
1、"拖累心理"方程式
有位乳腺癌术后姑娘的焦虑很典型:"他值得更好的",我们搬出《柳叶刀》研究——癌症患者婚姻满意度反而高于普通人群,建议他们玩角色互换游戏:"如果生病的是他,你会离开吗?"
2、肿瘤科医生的"爱情处方"
• 情感CT检查:每周设立"脆弱时间"坦诚交流
• 亲密关系放疗:通过抚触缓解疼痛焦虑
• 多学科会诊:邀请心理医生加入治疗团队
五、特殊情况的"理性之吻"
1、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婚约"
对于需要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者,我们会提醒:"婚后如果要当供体,记得先去做HLA配型",有位暖心的丈夫为此增重20斤,说是要"储备干细胞"。
2、儿童肿瘤的"时光胶囊"
曾为15岁的骨肉瘤患者举办过病房订婚仪式,医护们用输液架搭成花门,孩子父亲含泪说:"不管未来怎样,这一刻就是永恒"。
六、医学人文的终极浪漫
去年参加了一位肺癌晚期患者的病房婚礼,心电监护仪的心形波形成为最特别的婚礼进行曲,新郎在誓言环节说:"癌细胞可能缩短我们的时间,但爱能把它变成永恒",当新娘摘下假发套的瞬间,满屋的掌声比任何放疗机器都响亮。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没有任何癌症本身能阻挡爱情的发生,倒是那些以"为你好"为名的自我牺牲,才是需要切除的"思想肿瘤",婚姻登记处盖的是公章,不是病理章!下次再有人问癌症患者能不能结婚,记得告诉他:"民政局的大门比PET-CT的检查舱宽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