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希望今天不要得病”,或者,每次体检完都 like 来一场“恐怖的检查报告”大赛?别担心,这可能不是你一个人的困扰,我们就来聊一聊“长期恐病”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实际上可能比得癌症更让人崩溃的心理疾病。
一、什么是“恐病心理”?
我们要明确一点:恐病心理本身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就像我们对某种食物过敏,但这不是过敏症,而是对这种食物的恐惧心理,同理,长期对疾病产生过度担忧,也不是得病的直接原因,而是恐病心理的一种表现。
二、恐病心理真的会得癌症吗?
有人认为,长期的恐病心理会像病毒一样,最终导致身体崩溃,进而引发癌症,这种观点其实有点像拿“快递没送到”和“快递被偷”来类比,两者虽然都是对某种状态的担忧,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癌症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多种因素: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虽然心理因素(包括恐病心理)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癌症风险,但这种影响通常非常微弱,就像你再怎么担心快递会不会迟到,也不会让快递员迟到一样。
三、恐病心理的“误诊”与“正解”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勇敢面对”疾病的人更容易得病,这有点像说“勇敢的人更容易被枪杀”,勇敢面对疾病的人往往更有信心,也更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就像有人因为害怕得病,而选择过度节食减肥,结果导致营养不良,最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与其害怕得病,不如勇敢面对,积极寻求帮助。
四、如何与恐病心理Say Goodbye?
1、接纳自己的恐病心理:就像对待一个“小烦恼”,而不是把它当回事,接纳并不意味着 ignores 它,而是接受它存在,但不再让它控制你的生活。
2、合理安排生活:不必因为担心得病而过度限制自己的生活,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反而能降低多种疾病的风险。
3、与亲友沟通:将恐病心理当作一种情绪来处理,而不是一种病,与家人和朋友坦诚交流,他们可能会给你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4、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恐病心理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不妨咨询心理医生,他们可以帮助你识别和处理这种心理状态。
五、恐病心理的“幽默”结局
让我们以轻松的方式总结一下:恐病心理本身并不会导致癌症,就像你再怎么担心快递会迟到,快递也不会因为你的焦虑而准时送达。
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这些都是对抗疾病的有效手段,而如果真的担心得病,不妨幽默地想:“至少,我不会像那些恐怖片里的角色那样,突然倒下然后世界崩塌。”
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好的“护身符”,让我们一起告别“恐病心理”,拥抱阳光灿烂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