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里,抽血是一项再常见不过的检查项目了,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抽血抽不来癌症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有趣又重要的话题。

抽血抽不来癌症?这背后的真相你知道吗?

首先呢,得明确一点,抽血本身确实抽不出癌症,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好比你去果园摘苹果,抽血就像是从身体里取一小部分“液体样本”,它能反映的是身体里一些物质的含量、细胞的形态等情况,但没办法直接把癌细胞给抽出来。

抽血能检测出很多和癌症相关的线索,比如说肿瘤标志物,这可是抽血检查里的“明星项目”,像甲胎蛋白(AFP),对肝癌的诊断就有重要意义,如果一个人的甲胎蛋白数值持续升高,那就要高度怀疑肝脏是不是出了问题,有可能是肝癌在作祟哦,还有癌胚抗原(CEA),它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可能升高,像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不过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得了癌症,它只是一个提示信号,就像天空中飘来的一片“乌云”,提醒我们要去进一步排查是不是有“风暴”(癌症)来袭。

除了肿瘤标志物,血常规检查也能提供一些线索,如果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有可能身体存在炎症,而某些癌症也可能导致炎症反应,从而让白细胞有变化,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能反映有没有贫血,有些癌症患者可能会因为肿瘤侵犯骨髓或者影响营养吸收等原因出现贫血症状,血小板的数量也可能在癌症患者身上出现异常,比如增多或者减少。

那抽血能发现早期癌症吗?答案是有可能,但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些血液系统的癌症,比如白血病,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抽血相关检查,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出来的,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常常会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多项指标的异常,骨髓穿刺则能直接观察骨髓里细胞的形态,确定是不是白血病细胞在捣乱。

对于实体肿瘤,抽血更多的是起到辅助诊断和监测病情的作用,比如说乳腺癌,抽血查肿瘤标志物 CA15 - 3 等,如果数值升高,结合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抽血复查肿瘤标志物,能看看治疗有没有效果,癌症有没有复发。

不过,抽血检查也有它的局限性,就像前面说的肿瘤标志物,不是所有癌症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都会升高,而且一些非癌症的疾病也可能让肿瘤标志物“虚高”,所以不能仅仅依靠抽血来诊断癌症,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综合判断。

比如说一个人老是咳嗽、咳痰,抽血查肿瘤标志物有点异常,但胸部 CT 却没有发现肺部有明显的占位性病变,这时候就不能轻易下肺癌的诊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或者做其他检查来明确,而病理检查才是诊断癌症的“金标准”,就像给癌症做了一个“身份鉴定”,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或者穿刺取组织等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癌症,以及是哪种类型的癌症。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抽血和癌症之间的关系了吧,抽血虽然抽不来癌症,但它是我们发现癌症踪迹的重要帮手之一,当我们拿到抽血检查报告时,不要一看到有异常就惊慌失措,要冷静下来,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医生会根据各种检查结果,像拼图一样把患者的病情全貌拼凑出来,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希望大家都能正确认识抽血检查在癌症诊断中的作用,既不要忽视它可能提供的线索,也不要过度解读它的结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让癌症在早期就无处遁形,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毕竟,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