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基础检查能不能查出癌症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想象一下:假如身体是一座神秘的城堡,癌症是隐藏在城堡深处的狡猾小偷,而基础检查呢,就像是城堡门口的小卫兵,它们能发现这个小偷的踪迹吗?
基础检查,通常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这些项目,就拿血常规来说吧,它就像一个小小的健康侦探团,白细胞就像是城堡里的防御部队,如果有外敌入侵(比如感染或者癌症),白细胞的数量可能就会发生变化,要是白细胞突然增多,那可能是身体在和什么坏东西战斗呢,但这并不一定就指向癌症哦,很多炎症也会让白细胞升高,红细胞就像城堡里运送物资的小马车,负责给身体各个角落输送氧气,如果红细胞数量不正常,可能意味着身体有点小状况,但也不一定就是癌症,血小板则像城堡里的维修工人,负责在血管受伤时帮忙止血,血常规这几个指标综合起来看,能给我们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画一幅简单的素描,但对于癌症这个狡猾的小偷,它能提供的线索有限。
再看看尿常规,这可是泌尿系统的一面小镜子,它能告诉我们尿液里有没有不该出现的东西,比如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要是尿液里出现了红细胞,可能是泌尿系统某个地方破了个小口子,不一定就是癌症捣的鬼,如果长期出现血尿等异常情况,那就得小心点了,不过这也不能直接确诊就是癌症,还得进一步排查,肝肾功能检查呢,就像是检查城堡里两个重要工厂(肝脏和肾脏)的运转情况,肝脏负责解毒、代谢等好多重要工作,肾脏则负责过滤血液、生成尿液,如果这两个工厂的指标不正常,说明身体可能有点小麻烦,但也不能简单地把账算到癌症头上,很多其他疾病也会影响肝肾功能,比如肝炎、肾炎之类的。
血脂血糖检查就像是在查看城堡里的能源储备和运输情况,血脂高了,就好比城堡里的“油”太多了,容易堵塞血管;血糖高了,就像城堡里的“糖仓库”出了问题,这些指标异常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等其他问题的风险,但直接和癌症划等号还是有点牵强。
那基础检查就完全没用吗?当然不是啦!它虽然不能直接揪出癌症这个小偷,但它能给我们提供一些身体的基本信息,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基础检查的数据就是我们了解身体状况的地基,通过这些基础检查,医生能大致知道我们身体的整体状态是好是坏,如果发现某些指标不对劲,就可以进一步安排更有针对性的检查,比如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像 B 超、CT、磁共振等),甚至是活检(这可是确诊癌症的“金标准”)。
比如说,一个人在基础检查中发现甲胎蛋白这个肿瘤标志物升高了,这时候医生就会警觉起来,可能会进一步安排肝脏的 B 超或者 CT 检查,看看肝脏是不是有什么异常情况,再比如,尿常规里发现有长期的无痛血尿,医生就会怀疑泌尿系统有问题,可能会建议做膀胱镜检查等,来看看是不是膀胱里长了不该长的东西。
所以呀,基础检查就像是癌症筛查这场大戏的开场锣鼓,它不能直接告诉我们有没有癌症,但能提醒我们身体可能有状况,让我们及时去找更厉害的“侦探工具”来揪出癌症这个小偷,咱们可不能小看基础检查,它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却是我们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第一步哦!
很多人觉得基础检查简单又便宜,就不太重视,其实呀,这就好比出门不看天气预报,等淋成落汤鸡了才知道没带伞,基础检查能让我们早早发现身体的一些小信号,要是能在癌症还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就发现,那治疗起来可就容易多啦!
就拿结肠癌来说吧,如果能在早期通过基础检查发现一些肠道功能的异常,比如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等,及时去做进一步检查,可能就能在癌细胞还没扩散的时候就把它“抓住”,早期结肠癌通过手术切除,很多人都能恢复得很好,甚至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要是等到出现肠梗阻、腹痛等明显症状才去看病,那时候可能癌症已经发展到比较晚的阶段了,治疗起来就麻烦多了,花费也高,病人遭的罪也更多。
再说说肺癌,长期吸烟的人如果能定期做基础检查,关注自己的肺部情况,当发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手段,有可能在肺癌早期就发现并进行治疗,早期肺癌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五年生存率还是比较高的,但如果一直忽视基础检查,等到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才去医院,那往往已经是中晚期肺癌了,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
基础检查就像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小卫士,虽然它不能一下子把癌症这个大坏蛋抓住,但它能给我们一些预警信号,咱们要重视这个小卫士传递出来的信息,定期做基础检查,让自己的身体时刻处于我们的监控之下,这样,即使癌症这个狡猾的小偷来了,我们也能有机会在它作恶之前就把它赶走,让我们的身体城堡一直保持健康、坚固!
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基础检查的重要性,不要等到身体发出“求救信号”了才后悔没有早点关注自己的健康,让我们一起重视基础检查,为自己的健康加上一道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