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里,查血似乎是一项常规又神秘的检查,很多时候,医生会通过查血来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甚至能揪出癌症这个“大魔头”,这就好比一场医学侦探游戏,查血就是关键的线索收集手段,那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揭秘,癌症为啥能被查血揪出来

血液中的“叛徒”——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可以说是癌症在血液中的“叛徒”,它们原本是身体细胞正常产生的一些物质,但当细胞发生癌变后,这些物质的产生量、种类或者性质就可能发生变化,比如甲胎蛋白(AFP),它在肝癌患者的血液中常常会升高,正常情况下,AFP 在体内的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癌变时,癌细胞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开始大量分泌 AFP,使得血液中的 AFP 水平急剧上升,通过检测血液中 AFP 的含量,医生就像是抓住了肝癌露出的马脚,从而为诊断肝癌提供重要线索。

还有癌胚抗原(CEA),它在多种癌症中都可能出现异常升高,像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虽然它不是某一种癌症的特异性标志物,但当它在血液中的数值明显高于正常范围时,就像一个警示信号,提醒医生要进一步排查患者是否患有癌症,肿瘤标志物就像是癌症在血液里留下的独特指纹,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指纹组合,医生通过解读这些指纹,就能初步判断癌症的踪迹。

癌细胞的“漏网之鱼”——游离 DNA

癌细胞在生长和分裂过程中,会有一些 DNA 片段脱落到血液中,这些就是游离 DNA,这些游离 DNA 可不像正常细胞的 DNA 那么老实,它们携带了癌细胞的一些特殊信息,比如说,癌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后的基因信息就会随着游离 DNA 跑到血液里,医生通过对血液中的游离 DNA 进行检测,就有可能发现这些癌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

就好像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些行为异常的人,游离 DNA 就是癌细胞派出来的“小探子”,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蕴含着癌细胞的秘密,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小探子,分析它们所携带的信息,从而了解癌细胞的特征,为癌症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有力依据,比如在肺癌的诊断中,检测血液中的游离 DNA 可以发现一些与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

免疫系统的“求救信号”——炎症因子

癌症的发生发展会引起身体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反应,其中炎症因子的变化也能在血液中体现出来,当身体里出现癌细胞时,免疫系统就会被激活,像是一场激烈的战斗打响了,免疫系统会释放出各种炎症因子来对抗癌细胞,这些炎症因子就像是免疫系统发出的求救信号,通过血液传递给医生。

一些炎症因子的升高可能提示身体存在慢性炎症,而长期的慢性炎症又与某些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常常可以发现血液中一些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这些炎症因子的变化不仅反映了身体对癌症的免疫反应,还能为医生判断癌症的发展阶段和预后提供参考,它们就像是隐藏在血液中的隐形线索,需要医生用心去解读,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血液检查的“火眼金睛”——检测技术

要想从血液中准确地揪出癌症,离不开先进的检测技术,现在的检测技术越来越精准、灵敏,就像拥有了一双双火眼金睛,比如新一代的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对血液中的游离 DNA 进行深度测序,详细分析其中的基因突变情况,通过这种技术,医生能够发现那些极其微小的癌细胞信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癌症线索。

还有蛋白质组学技术,它可以对血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全面分析,不仅能检测肿瘤标志物,还能发现一些新的与癌症相关的蛋白质变化,这些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我们在癌症的早期诊断方面有了更多的可能,它们就像是医学领域的神奇魔法棒,让原本隐藏在血液中的癌症秘密逐渐显现出来。

查血之所以能查出癌症,是因为癌症会在血液中留下各种各样的蛛丝马迹,从肿瘤标志物到游离 DNA,从炎症因子到先进的检测技术,它们相互配合,共同为我们揭开癌症的神秘面纱,虽然查血不能百分百确诊癌症,但它却为癌症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是我们与癌症战斗中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希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能更好地利用查血这一手段,让更多的癌症在早期就被发现,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