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体检已经成为很多人关注自身健康的重要方式,我们都希望通过体检能早期发现潜在的疾病,尤其是癌症,从而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体检真的能查出所有癌症吗?答案是否定的,咱们就来聊聊体检不能查出的那些癌症。
首先要说的是胰腺癌,胰腺癌这个“狡猾”的家伙,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等出现腹痛、黄疸、消瘦等症状时,大多已经是中晚期了,而常规的体检项目,比如超声、CT 等,在胰腺癌早期很难发现它的踪迹,这是因为胰腺这个器官位置比较深,周围又有很多重要的血管和脏器遮挡,超声很难清晰地看到胰腺内部的细微病变;CT 虽然能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但对于早期胰腺癌的小病灶,也容易漏诊,即使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胰腺癌的可能。
还有一种容易被体检遗漏的癌症是肝癌,很多肝癌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或者仅有一些轻微的不适,如乏力、食欲减退等,很容易被忽视,当体检中的肝功能检查出现异常时,往往已经不是早期了,虽然现在有 AFP(甲胎蛋白)这个肝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查,但 AFP 升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得了肝癌,其他一些肝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它升高,即使 AFP 正常,也不能排除肝癌,因为有一部分肝癌患者 AFP 始终不升高,肝脏的超声检查对于发现较大的肝癌结节比较有效,但对于微小肝癌,同样存在一定的漏诊率。
再来说说卵巢癌,卵巢深藏在盆腔内,不像其他器官那样容易通过常规检查触及到,早期卵巢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等到患者自己感觉到腹胀、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展到中晚期了,妇科检查虽然能发现一些卵巢的问题,但对于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有限,超声检查可以看到卵巢的形态和结构,但对于早期卵巢癌的微小病变很难准确判断,CA125 等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患者中可能会升高,但一些良性的妇科疾病也会导致其升高,所以单纯依靠肿瘤标志物和超声检查也很难早期发现卵巢癌。
像甲状腺癌中的微小癌,也是体检容易漏诊的,甲状腺超声检查虽然能发现甲状腺结节,但对于那些直径小于 1 厘米的微小癌,很难通过超声准确判断其良恶性,这些微小癌在体检时可能就像一个“隐身人”,悄悄地躲在甲状腺里,不引起任何症状,直到进一步检查或病情发展才被发现。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癌症——隐匿性乳腺癌,这种乳腺癌在乳房上没有明显的肿块,可能仅仅表现为乳头溢液、乳头皮肤改变等轻微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常规的乳房触诊和超声检查对于发现这种隐匿性乳腺癌效果不佳,往往需要通过乳腺钼靶检查或者乳腺磁共振成像(MRI)等更敏感的检查方法才能发现。
是不是体检对这些癌症就毫无办法了呢?当然不是,虽然常规体检不能完全查出所有癌症,但一些针对性的检查可以提高发现这些癌症的几率,对于有胰腺癌家族史或者长期大量吸烟、酗酒、患有慢性胰腺炎等高危人群,可以定期进行胰腺的增强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 CA19-9 等检查;肝癌高危人群(如乙肝、丙肝患者,长期饮酒者等)除了定期进行肝功能、AFP 和肝脏超声检查外,还可以考虑进行肝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卵巢癌高危人群(如有卵巢癌家族史、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等)可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以及 CA125 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必要时进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甲状腺癌高危人群(如有甲状腺癌家族史、颈部放射史等)可以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隐匿性乳腺癌高危人群(如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不典型增生等)可以定期进行乳腺钼靶或乳腺 MRI 检查。
体检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手段,但它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体检来发现所有的癌症,对于一些高危人群,要根据自身情况,增加针对性的检查项目,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预防癌症同样至关重要,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自己的健康,不要让癌症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偷袭”我们的身体。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学习和了解各种疾病的筛查方法,与医生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远离癌症的威胁,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