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癌症的诊断似乎是西医的专利,那些先进的仪器检查,如CT、MRI、病理切片分析等,才是确诊癌症的关键,中医其实也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来对癌症进行判断,虽然不能像西医那样精准地给出癌症的具体类型和分期,但却能从整体上为我们揭示身体里可能存在的隐患,就像一位神秘的“嗅癌师”,通过独特的“气味”来感知癌症的蛛丝马迹。
中医判断癌症,首先会关注患者的症状表现,比如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那可就得小心了,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常情况下,人体气血充足,脏腑功能协调,是不容易生病的,但当身体里有了癌细胞这个“捣蛋鬼”,它就会不断地消耗人体的正气,导致身体日渐消瘦,而且这种消瘦往往是渐进性的,不像普通的减肥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导致的消瘦那样有明显的原因可寻,就好像一个原本生机勃勃的花园,突然出现了一些破坏分子,把花草树木都慢慢啃噬,花园也就渐渐变得荒芜,人的身体也是如此。
再看患者的疼痛情况,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癌症肿块的生长,会阻碍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引发疼痛,如果一个人经常感到身体某个部位隐隐作痛,而且疼痛的性质比较固定,持续不缓解,那就要警惕了,这种疼痛可能不像一些急性疼痛那样剧烈,但却像一根刺一样,时不时地提醒着身体的异常,比如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的胀痛,这是因为肝脏位于右上腹,癌细胞在肝脏内生长,影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以及周围经络气血的流通。
还有患者的面色和神色形态,中医通过望诊来观察患者的面色,如果面色晦暗、萎黄,没有光泽,就像一朵失去水分的花朵,那可能提示身体内部有问题,神色形态中的“神”也很关键,一个原本精神饱满的人,如果突然变得萎靡不振,眼神呆滞,这往往也不是好现象,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精气神,就像一盏油灯,油越来越少,灯光也就越来越昏暗。
中医还会关注患者的舌苔和脉象,舌苔是胃气所生,正常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而润泽的,如果舌苔出现异常,比如舌苔黄腻,可能提示体内有湿热;舌苔厚腻,可能有痰湿;舌苔光剥无苔,可能是胃气阴两虚,脉象也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像弦脉可能提示肝郁气滞,滑脉可能与痰湿、食积有关,而癌症患者的脉象往往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变化,比如脉象弦细而数,可能提示气血亏虚又有内热,或者是癌症患者正气不足而邪气有余的一种表现。
中医还会从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方面来综合判断,长期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或者经常接触致癌物质的人,患癌的风险会增加,比如长期吸入粉尘、化学物质等,这些外界因素会对人体的气血脏腑造成损伤,饮食习惯也不容忽视,如果一个人长期爱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经常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生,痰湿凝聚日久就有可能形成肿块,就像一个堆满垃圾的房间,如果不及时清理,垃圾就会越积越多,滋生各种问题。
中医对癌症的判断并不是确诊,而是一种初步的筛查和提示,当发现有这些异常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西医的各种检查手段,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中医和西医就像战场上的两个战友,各有所长,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虽然不能像西医那样直接指出是哪种具体的癌症,但它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生活等多方面的观察和分析,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让我们对身体的健康状况有更全面的认识,在癌症防治的道路上,让我们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共同打响这场与癌症的攻坚战,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