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里,抽血检查是一项常见的检查项目,很多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居然通过抽血就能查出癌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抽血查出癌症,可不是简单地从血里直接揪出癌细胞哦,主要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一些特殊物质,来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这些物质包括肿瘤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等等。
先说肿瘤标志物吧,它就像是癌细胞释放到血液里的“小信号”,不同类型的癌症,可能会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升高,比如说,甲胎蛋白(AFP)升高常见于肝癌;癌胚抗原(CEA)在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中都可能出现异常升高,但是呢,肿瘤标志物升高可不就一定意味着得了癌症,一些其他的非癌症疾病,像炎症、感染等,也可能让它们的数值“调皮”一下,就好比一个孩子在外面玩得太疯,回家就有点小感冒发烧,这时候身体的各项指标也可能会有小波动,所以呀,肿瘤标志物升高只能给医生提个醒,还得进一步检查来确定是不是癌症。
再来说说循环肿瘤细胞,癌细胞有时候就像一群不安分的“小怪兽”,会偷偷从肿瘤组织里溜出来,跑到血液里,这就是循环肿瘤细胞,抓住这些家伙,就能更直接地了解肿瘤的情况,不过要找到它们可不容易,就像在茫茫人海中找几个特定的小目标,医生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和设备,把它们从血液里分离出来、检测分析,但是目前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还没有像肿瘤标志物检测那么普及,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在癌症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那么抽血查出癌症,具体是怎么个流程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综合判断,觉得有必要了就会开个抽血检查的单子,抽完血后,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会对血液样本进行各种检测,要是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或者检测到了循环肿瘤细胞等异常情况,就会把结果反馈给医生,医生不会只看这一个检查结果,而是会结合患者的其他检查,比如影像学检查(像 CT、磁共振成像等)、病理检查(这可是诊断癌症的“金标准”,通过取病变组织做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等来综合判断患者是不是得了癌症。
举个例子吧,老王最近老是觉得肚子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了抽血检查,结果发现甲胎蛋白升高了不少,医生没有马上断定老王得了肝癌,而是又给他做了肝脏的 CT 检查,CT 发现肝脏上有个小结节,但是不太确定是不是癌,这时候,医生就建议老王做个肝脏穿刺活检,通过穿刺取到了小结节的组织,在显微镜下一看,果然发现了癌细胞,这下老王就被确诊为肝癌了,你看,抽血检查只是整个诊断过程中的第一步,后续还有很多检查要一起配合,才能准确地揪出癌症这个“大坏蛋”。
抽血查出癌症虽然听起来很神奇,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就像前面说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癌症,而且一些早期癌症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可能还在正常范围呢,所以不能仅仅依靠抽血来诊断癌症,多种检查方法联合起来才能更准确。
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了解这些知识也很重要哦,定期体检的时候,别光盯着抽血这一项,其他检查也得重视起来,要是发现自己的某项肿瘤标志物升高了,先别自己吓自己,及时去医院找医生,按照医生的建议进一步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和癌症作斗争,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远离癌症这个可怕的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