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一旦听到谁得了癌症,脑海中第一个念头可能就是:这人是不是平时爱生气啊?仿佛癌症和生气之间划上了等号,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得癌症的人都是因为生气吗?

得癌症?可不都是生气惹的祸!

生气,这看似平常的情绪,却常常被大家赋予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咱先说说生气为啥会被和癌症联系起来,生气的时候,人体的交感神经会兴奋,这一兴奋可不得了,血压会升高,心跳会加快,身体里的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长期处于这种应激状态下,身体的免疫力确实可能会受到影响,免疫力就好比是身体的“军队”,能帮我们抵御各种病菌的入侵,免疫力下降了,一些原本能被轻松消灭的坏细胞,可能就会趁机“兴风作浪”,增加了患癌的风险。

就像我之前遇到过一个患者,老张,他是个脾气特别火爆的人,一点小事就爱发火,有段时间工作压力大,家里也有点烦心事,他整个人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后来他被查出患了胃癌,这可把他和家里人吓坏了,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不是平时气太多了才得的癌症。

可仔细一分析,事情没那么简单,老张本身就有长期抽烟喝酒的习惯,而且饮食也不规律,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爱吃一些高盐、高脂肪的食物,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其实才是他患癌的“帮凶”,生气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起到了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再看看那些得肺癌的患者,难道都是因为生气吗?当然不是啦!空气污染可是个大问题,现在大城市里,雾霾时不时就来捣乱,还有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肺部细胞不断受到损伤,发生癌变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那些从事煤矿开采、化工生产等职业的人,他们接触到的有害粉尘更多,患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得多,这和生不生气可没啥关系。

还有乳腺癌,很多女性担心生气会得乳腺癌,确实,情绪对乳腺健康有影响,但乳腺组织是性激素的靶器官,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才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女性在青春期、孕期、哺乳期,雌激素分泌旺盛,乳腺组织会相应增生,如果这个过程中出现紊乱,就容易引发病变,遗传因素也不能忽视,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的女性,患癌几率会明显升高。

所以啊,得癌症是个复杂的事儿,生气只是众多可能因素中的一个小角色,可别把它当成“罪魁祸首”,除了生气,还有好多因素和癌症密切相关呢。

遗传因素就像是一颗隐藏的“炸弹”,有些癌症是会遗传的,如果家族中有结肠癌、卵巢癌等癌症患者,那么亲属得这些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这就好比家族里有一种“癌症基因”,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引爆”,但携带它的人确实比别人多了一份危险。

不良的生活习惯简直就是癌症的“温床”,长期吸烟的人,肺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人高很多倍,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不断刺激肺部细胞,让它们一步步走向癌变,酗酒也是个大问题,酒精对肝脏的伤害极大,容易引发肝癌,还有熬夜,身体在该休息的时候得不到休息,各项机能都会紊乱,免疫力下降,患癌风险自然就上升了。

饮食方面更是不能马虎,长期吃腌制、烟熏、油炸食品,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苯并芘等致癌物,胃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癌症就可能找上门来,而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膳食纤维缺乏,肠道蠕动减慢,毒素在体内堆积,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辐射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现在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手机、电脑、电视等发出的电磁辐射,虽然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一定会导致癌症,但长期过度接触,对身体肯定没好处,还有一些医疗检查中的辐射,比如胸部 X 光、CT 等,如果短期内频繁进行,也可能对身体细胞造成损伤。

病毒感染也和某些癌症有关,像乙肝病毒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病几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接种疫苗,做好防护措施,对于预防相关癌症很重要。

那咱们该怎么降低患癌风险呢?其实很简单,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关键,别老爱生气,遇到烦心事,咱得学会给自己找点乐子,出去散散心,和朋友聊聊天,把那些不愉快都抛到九霄云外,生活习惯也得改改,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腌制食品,适当运动也不能少,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既能增强体质,又能让心情愉悦。

定期体检更是必不可少,通过体检,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一些小问题,早干预、早治疗,把癌症扼杀在萌芽状态。

得癌症可不是生气这一个原因就能解释的,我们要正确认识癌症,了解它的发病机制,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好预防,让自己远离癌症的威胁,别再一听说谁得癌症了,就盲目地归结于生气,咱们得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个事儿,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毕竟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