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见过了太多人间悲欢离合,最近却遇到了一个让人纠结的事儿——客户得了癌症,这债该怎么催呢?

癌症患者的债务,这催债难题咋破?

咱先得明白,癌症对于一个人来说,那可就是天塌地陷的事儿,原本健康的生活瞬间被打乱,所有的计划、梦想都被病魔搅得七零八落,患者本人在与病魔苦苦抗争,身体和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家庭也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陷入了混乱与困境。

当得知客户患癌后,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这是实实在在的债务关系,催债似乎是职责所在;可另一方面,面对这样一个身处绝境的人,又怎么忍心去步步紧逼呢?

我想起了第一次和这个客户接触的场景,那时候他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一笔生意谈得相当顺利,我们也愉快地达成了合作协议,谁能想到,命运如此捉弄人,短短时间内他就被癌症这个恶魔盯上了。

一开始,我试图委婉地提醒他债务的事儿,我小心翼翼地发了条信息,措辞尽量温和:“朋友,之前的合作款项还麻烦关注一下哦,希望你一切都好。”发完信息,我心里还直打鼓,生怕他觉得我不近人情,等了好一会儿,收到他的回复,语气虚弱但很诚恳:“医生,实在不好意思,最近身体太差了,等我稍微好点一定处理。”看着这条回复,我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觉得自己好像在人家伤口上撒盐。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心里对这笔债的事儿始终放不下,但每次想到他正在与癌症作斗争,又实在开不了口,有一次,我忍不住和同行们聊起了这个事儿,大家也是各抒己见,有人说:“这有啥纠结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管他生啥病呢!”可也有人反驳:“你这话说得太没人性了,人家都快不行了,你还催债,良心过得去吗?”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果一直不催债,公司的利益肯定会受到影响,毕竟每一笔钱对于运营来说都至关重要,但要是催得太急,会不会给客户和他的家庭带来更大的压力呢?也许他们正为了高昂的治疗费用焦头烂额,四处借钱,我们这催债的行为可能就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决定再次尝试和客户沟通,这次我选择了一个相对轻松的方式,以关心他病情的名义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他疲惫的声音,我尽量让语气轻松些:“嘿,哥们儿,最近感觉咋样啦?我跟你说,咱这病啊,心态很重要,得往好的方面想,对了,之前那笔钱你也别太有压力,咱慢慢商量着来。”他听了,很是感激,说家里现在确实困难重重,治疗费用像个无底洞,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

挂了电话,我心里更纠结了,公司那边开始有了些微词,领导暗示我得抓紧把欠款收回来,我左右为难,难道真的要不顾客户的死活强行催债吗?这时候,我想到了自己从医的初衷,不就是为了治病救人,给患者带去希望吗?虽然这是债务问题,但在这个特殊情况下,能不能也给客户一些希望,而不是一味地施压呢?

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主意,我整理了一些治疗癌症的成功案例资料,还有一些可以申请救助基金的信息,一起发给了客户,我在信息里写道:“兄弟,别灰心,癌症虽然可怕,但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很多人都战胜了它,我给你找了些资料,说不定对你有帮助,这些救助基金你也可以了解下,说不定能缓解点经济压力,钱的事儿咱放一放,先把病治好才是关键。”

过了几天,客户回复我了,他说非常感谢我的关心和帮助,那些资料对他很有用,他还说,他会努力配合治疗,等病情稳定些,一定会想办法处理债务的,看着这条回复,我心里总算有了一丝欣慰,也许,在这个艰难的时刻,给予患者一些温暖和支持,比催债更重要。

从那以后,我时不时会和客户保持联系,关心他的病情,给他一些鼓励和建议,而关于债务,我们再也没有正面提过,我相信,等他战胜病魔的那一天,我们之间的问题也会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通过这件事儿,我深刻体会到,在面对复杂的人情世故时,不能只考虑冷冰冰的规则和利益,多一些理解、关爱和变通,或许能收获更美好的结果,癌症患者已经承受了太多痛苦,我们又何必再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呢?用温暖和善意去对待每一个人,说不定能在不经意间创造出奇迹,希望我的客户能早日康复,也希望我们能在未来找到一个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让这段经历成为一段特殊而又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