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癌症仿佛是个神秘又可怕的存在,一旦怀疑自己得了癌症,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各种复杂又痛苦的检查画面,你能想象吗?仅仅抽一管血,就能为揪出癌症提供重要线索!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只抽血能检查出哪些癌症。
不得不提到的是大名鼎鼎的甲胎蛋白(AFP),它可是肝癌筛查的“明星选手”,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可不低,早期症状又常常不明显,等到出现肝区疼痛、腹胀等症状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而甲胎蛋白就像是肝癌的一个“小信号弹”,正常情况下,血液里的甲胎蛋白含量很低,但当肝脏细胞发生癌变时,它就可能“不安分”起来,大量分泌到血液中,成年人血清甲胎蛋白大于400μg/L,持续4周以上,或者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以上,又排除了其他引起甲胎蛋白升高的因素,比如怀孕、生殖腺胚胎瘤等,那就得高度怀疑肝癌啦,定期体检时,别忘了查一查甲胎蛋白,说不定就能在肝癌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发现它。
再来说说癌胚抗原(CEA),它和多种癌症都有点“小关联”,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不过,它可不是癌症的特异性指标哦,一些非恶性疾病,像肠道炎症、肝硬化、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也可能让它“小波动”一下,当发现CEA升高时,别自己吓自己,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得进一步检查,综合分析,看看是不是癌症在作祟,如果一个人长期吸烟,体检发现CEA升高,同时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那就要警惕肺癌,需要进一步做胸部CT等检查来明确。
还有糖类抗原125(CA125),它在卵巢癌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大部分卵巢癌患者的CA125会升高,特别是上皮性卵巢癌,CA125的变化还能帮助医生监测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如果治疗后CA125水平下降,说明治疗有效;要是它又重新升高,那可能提示癌症复发了,不过,像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等一些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CA125轻度升高,发现CA125升高时,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来判断是不是卵巢癌在捣乱。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则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标志物,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前列腺出现问题的几率也在增加,PSA升高常见于前列腺癌,但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良性疾病也可能让它升高,总PSA(tPSA)大于4.0μg/L,或者游离PSA(fPSA)与总PSA的比值小于0.16时,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对于老年男性,定期检查PSA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抓住最佳治疗时机。
还有糖类抗原15-3(CA15-3),它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在乳腺癌患者中,CA15-3常常会升高,尤其是转移性乳腺癌时,它的升高更为明显,不过,像乳腺增生、乳腺炎等良性乳腺疾病也可能有轻度升高,CA15-3升高时,需要结合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来综合判断是不是乳腺癌。
虽然只抽血能检测出这些与癌症相关的指标,但它们都不能确诊癌症哦,这些指标就像是癌症的一些“蛛丝马迹”,医生会根据这些线索,再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来最终明确是不是得了癌症,定期体检,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才是对抗癌症的正确打开方式。
就像一场与癌症的捉迷藏游戏,抽血检查就是我们寻找它踪迹的第一步,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紧张和忐忑,但只要我们保持科学的态度,积极面对,就有可能在癌症还没来得及“兴风作浪”时,就把它“抓住”,希望大家都能重视体检,重视这些小小的抽血检查,为自己的健康加上一道坚固的防线,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别等生病了才后悔没有早早关注自己的身体,让我们一起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好自己的身体,远离癌症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