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癌症一直是令人谈之色变的话题,大家对现代医学所定义的癌症都比较熟悉了,那中医里说的“癌症”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医视角下的癌症那些事儿

中医并没有像现代医学那样精准地定义出某几种特定的“中医癌症”类型,中医看待疾病是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的。

中医所说的癌症相关病症,往往是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内在病机来进行分析的,比如说,中医古籍中记载的一些类似癌症表现的病症,像“积聚”,这在中医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积聚包含了“积”和“聚”两种情况。“积”一般指的是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的肿块,多由瘀血、痰浊、热毒等邪气凝结而成;“聚”则是指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的病症,多与气机不畅有关,积聚的发展到后期,可能就会出现类似于现代癌症的一些严重表现,比如肿块坚硬如石、形体消瘦、气血大亏等。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是正气虚弱,人体的正气就像我们身体的防御部队,如果正气不足,邪气就容易入侵,长期的劳累、过度的思虑、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都会损耗正气,使得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给癌细胞的滋生创造了条件,比如一个人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脾胃功能受损,气血生化无源,正气就会逐渐亏虚,这时就容易被病邪盯上。

情志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长期的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气机郁结,气行不畅,津液就不能正常输布,容易凝聚成痰;血液也会运行受阻,形成瘀血,痰瘀互结,时间一长就可能引发癌症相关的病变,就像一个人总是爱生闷气,时间久了,身体里的气就会“打结”,各种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饮食失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过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或者长期酗酒,都会损伤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不好,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运化吸收,身体就会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增加患癌的风险。

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类似癌症的病症呢?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的辨证论治,对于不同的患者,根据其具体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在用药方面,中医会选用一些具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功效的药物,比如莪术、三棱,它们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作用,对于瘀血积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人参、黄芪等补气药,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抵御癌细胞的侵袭。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注重综合调理,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外治法也常常被运用,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改善脏腑功能;推拿可以缓解身体的疼痛和不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艾灸则借助艾草的纯阳之力,温通经络,驱散寒邪,增强机体的阳气。

中医还会指导患者进行饮食和情志的调节,在饮食上,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给出合理的饮食建议,比如对于气血亏虚的患者,会建议多吃一些红枣、桂圆、猪肝等补气血的食物;对于痰湿较重的患者,会建议少吃油腻、甜食,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等,在情志方面,会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通过听音乐、散步、与朋友交流等方式,舒缓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对身体的进一步伤害。

中医对于癌症相关病症的认识和治疗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虽然不能像现代医学那样精准地诊断和治疗癌症,但在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往往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希望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医在癌症防治领域能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让我们对战胜癌症充满更多的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