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呼吸科门诊,经常会有患者拿着肺部检查报告,一脸惊恐地问:“医生,我肺部有肿瘤,是不是就是癌症啊?”那紧张的小眼神,仿佛下一秒就要被宣判死刑,其实啊,肺部有肿瘤可不一定就是癌症,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事儿,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别自己吓自己。

肺部有肿瘤≠就是癌,别自己吓自己!

肺部肿瘤呢,简单说就是在肺这个部位长了不该长的东西,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小怪兽,藏在我们的身体里,等着被我们发现,肺部肿瘤有两大类,一类是良性肿瘤,另一类就是恶性肿瘤,也就是大家最怕的癌症啦。

先来说说良性肿瘤,它就像是一个温顺的小绵羊,虽然占了块地方,但不会到处搞破坏,也不会跑到身体其他地方去“安家”,比如说错构瘤,这名字听起来就挺有意思,好像是身体在“搭积木”的时候搭错了一块,它一般生长得很慢很慢,就像蜗牛在爬,对周围的组织也没啥太大影响,有的患者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错构瘤,直到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还有炎性假瘤,一听名字就知道和炎症有点关系,它是身体在炎症刺激下,“不小心”长出了个小疙瘩,但这个小疙瘩不会像癌症那样恶化,经过适当的治疗,很多都能慢慢消失或者稳定下来。

再看看恶性肿瘤,也就是肺癌,这可就是个厉害的“大反派”了,它会疯狂地生长,还会“派出”癌细胞去身体其他地方“捣乱”,破坏身体的正常功能,肺癌的种类也不少,像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相对来说长得没那么快,“脾气”也没那么暴躁,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样,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等都有可能“制服”它,小细胞肺癌就比较“狡猾”了,生长速度快得惊人,而且很早就可能会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治疗起来也更棘手一些。

怎么判断肺部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呢?这就需要医生拿出“十八般武艺”啦,首先是影像学检查,比如胸部 CT,通过 CT 扫描,医生能清楚地看到肿瘤的大小、形状、位置,就像给肿瘤拍了个高清照片,如果肿瘤看起来边缘很光滑,就像一个圆润的小球,那良性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要是边缘参差不齐,像锯齿一样,或者和周围的血管、组织粘连在一起,那恶性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还有肿瘤标志物检查,虽然它不能直接确诊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但能给医生提供一些线索,比如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升高得很厉害,那就要多留个心眼儿了,但也不能仅凭它们就下结论,还得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一起判断。

最关键的还是病理检查,就像给肿瘤做个“亲子鉴定”,看看它到底是啥“身份”,一般是通过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如果看到的细胞长得规规矩矩,排列有序,那就是良性细胞;要是细胞长得奇形怪状,毫无章法,还在疯狂分裂,那大概率就是癌细胞了。

所以啊,当发现肺部有肿瘤的时候,先别慌得六神无主,赶紧找专业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各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给肿瘤一个准确的“身份认证”,就算不幸被诊断为肺癌,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也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肺癌通过手术切除,很多患者都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中晚期肺癌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就像我之前有个患者,发现肺部有个小结节,担心得不行,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是个良性的炎性结节,我跟他说:“你看,这就是个小误会,没啥大不了的,回去该干啥干啥,别整天忧心忡忡的。”他听了之后,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后来定期复查,结节也一直没啥变化。

肺部有肿瘤不一定就是癌症,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相信科学,别让恐惧占据了自己的内心,愿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肺,畅快地呼吸每一天!